醫療資訊整合系統
1、前言
以目前全球的社會人口趨勢結構來看,銀髮族人口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少子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以後高齡照護將會是一個很大的社會負擔。然而,數位智慧型住宅、多媒體網路、醫療器材數位化、醫療院所的多元化經營及照護業者加入網通技術建立照護平台將可幫忙各國政府減輕高齡民眾照護的負擔,遠距照護順勢成為新興的產業,未來將此產業將製造出全球相當高的市場產值,它將解決照護專業人員的不足等問題與被認為提高照護品質的優先考量,並降低非必要住院的負擔及慢性疾病患者醫療支出。根據工研院研究統計工研院產經中心針對遠距照護市場發表資料,2006 年台灣遠距照護市場規模約為新台幣 15 億元,推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持續成長,在 2010 年將達到新台幣 31 億元,而到 2015 年台灣健康照護市場需求預估可達新台幣 2215 億元,同時根據日本產經省預測,2025 年全球高齡社會產業市場需求將達 37.38 兆美元。
國際上許多組織或是聯盟均由相同產業性質或是由同屬性的競爭業者聯合成立,這些組織或是聯盟藉由內部的成員討論會和公開的學者研究會議,由相關的專家或是學者訂定出符合需求的協定或規範,達到醫療整合系統、遠距居家照護、網路健康服務及遠距病人監測系統等目的。使用的標準包含 UPnP、Web service 等技術,考量到系統在網路上傳遞資料頇確保資料的隱密性和家內網路環境可能會有 NAT 的存在,因此加入安全機制和穿透NAT。
醫療整合系統整合多款市面上銷售的醫療量測設備和正在開發的雛型產品,這些產品的生理量測資料傳輸介面涵蓋有線傳輸介面和無線短距離傳輸介面。目前不同醫療器材製造廠商在市場販賣的醫療器材並無統一傳輸介面和無一致的資料格式,導致整合上的難度,然而這也是系統整合的重點。

2、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包含家庭端的健康照護集線器和醫療器材,照護端的健康照護平台,照護平台透過網路存取。系統架構目前整合的醫療量測設備涵蓋各種有線和無線傳輸介面,有線傳輸介面包含一般傳統的 RS232和傳輸速度較快的 USB 兩種,短距離無線傳輸介面包含 Zigbee、IrDA、RF(Radio Frequency)、Bluetooth。
整合的設備少數為測試用的開發器材,大部份為一般市場上可輕易購買取得的醫療器材。RS232用的開發器材,大部份為一般市場上可輕易購買取得的醫療器材。RS232 種類的醫療器材設備包含體重機、呼吸流量計及血氧計,USB種類的醫療器材包含二合一血糖血壓機及計步器,Zigbee 介面的設備為二合一血糖血壓機,IrDA 介面的
設備為心跳錶及血糖計,RF 介面的設備為三合一的ECG 呼吸體溫無線貼片及 RFID 指紋機,Bluetooth 介面的設備為體重機。

3、系統特色
本系統包含幾點特色,第一點- 穿透 NAT(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

因為全球網路位址有限及頻寬價格於台灣仍屬高價位,並且在家庭內通常存在大量的連網設備,所以一般的家內網路通常無法全部為公開的 IP address。 因此本系統必須穿透 NAT 才能達到大量的布建及遠端操控的目的。
第二點- 客製化服務。

因為不同醫療器材提供的傳輸介面、資料格式和設定功能均不同,而本系統對於相同種類的設備可以重複使用相同的程式碼,而針對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整合到系統,例如時間校正。
第三點- Plug&Play。
透過熱插拔的技術,可針對 USB 的醫療器材進行自動新增設備和移除設備,減少人為操作避免錯誤量測及輸出。
第四點- 統一化操作介面。

針對不同種類的醫療器材,統一的操作介面及操作順序,讓使用者方便又好記,降低教育使用者的人事成本。
第五點- 服務隨選。
不論家裡的醫材器材設備增多或是變少,系統均可以提供操作,不會發生因為增加設備而系統無法支援的窘境。
第六點- 多人使用。

系統支援多人使用,提供不同使用者設定個人的資訊。例如,針對個人的身體健
康狀況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生理資訊上下限值。
第七點-整合醫不同院需求。

針對罹患不同慢性疾病的病人,病人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專業診斷治療時,假如醫生認為看診病患需要長期性的量測某些醫療生理值,例如血壓。病患在家中透過健康照護集線器和血壓計,將量完的血壓生理值,透過傳輸介面連接到健康照護集線器,生理值將立即後送到醫院端的健康照護平台資料庫,24小時透過醫生長期的監控各個病患的健康情況。